九游(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九游官网app服务千万家

北海非遗珍宝跨年亮相央视晚会见证文化传承的辉煌时刻!
栏目:养殖资讯 发布时间:2025-04-23
 在这冬寒初造的春节,2月1日大年初四的晚上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华丽联袂呈现的《2025年非遗晚会》下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如期播出。来自南国宝地北海的非遗珍宝闪亮登场,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贝雕(北海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以及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珠传统养殖技艺和南珠饰品加工技艺。三位杰出传承人白耀华、林雄和梁菊萍将他们世代相承的技艺展示于

  在这冬寒初造的春节,2月1日大年初四的晚上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华丽联袂呈现的《2025年非遗晚会》下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如期播出。来自南国宝地北海的非遗珍宝闪亮登场,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贝雕(北海贝雕)、骨角雕(合浦角雕),以及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珠传统养殖技艺和南珠饰品加工技艺。三位杰出传承人白耀华、林雄和梁菊萍将他们世代相承的技艺展示于全国观众面前。

  北海,这座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交融的城市,在中国东南沿海绽放出璀璨的光彩,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底蕴。一场极具沿海风情的文化盛宴,伴随着欢歌笑语与团圆的节氛,激情洋溢地拉开了序幕。

  贝雕(北海贝雕)作为北方湾的传统工艺,采用贝壳和海螺为原材料,设计师巧妙利用自然色泽与纹理,通过精雕细琢的技艺,创造出无数精美的工艺品。这种工艺不仅继承了木雕、玉雕、国画等艺术形式的精髓,更在细腻之处展现了北海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富有想象力的创作,将山水,花鸟,甚至是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在每一件作品上。

  2021年,贝雕荣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象征着北海人民对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骨角雕的工艺则以合浦当地的牛羊角为主材,以其特有的莹润质感,结合错综复杂的自然形态,雕刻艺术家用圆雕、镂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将这看似平凡的素材变为艺术佳作。作为广西三雕之一,骨角雕(合浦角雕)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

  同样在2021年,骨角雕亦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名,为传承和发扬这一瑰宝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南珠传统养殖技艺更是北海海洋文化的一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直到明末清初,合浦的珠民们不断探索,成功以核插入珠蚌的方式养殖南珠。1958年,中国海水人工养殖的首颗珍珠就在北海诞生,为这一南方珍珠的历史又添辉煌新篇。

  2020年,南珠传统养殖技艺也被列入北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展现了北海人在天然与人造之间寻找平衡的智慧。

  而南珠饰品加工技艺,则是将这些美丽的南珠转化为魅力四射的首饰与工艺品的关键所在。以人工精工细作的各种珠饰闻名遐迩,它象征着北海市的手艺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技艺为传统珠宝赋予了生命。

  白耀华是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注于角雕的创作,他的每一件作品不仅艺术感人,更是通过细腻入微的雕工传递智慧与情感。

  林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海贝雕的传承人,他的工艺从玉雕到金银首饰设计,历经数十载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当地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

  而梁菊萍作为南珠传统养殖技艺的传承人,自2009年毕业回国后,她不仅传承了父辈的养殖技艺,还积极推动南珠产业的发展,让这一独特的海洋瑰宝在市场中发光发热。

  这场非遗晚会,不仅是一次视听的盛宴,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随着非遗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和关注这些饱含心血的传统技艺。

  人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财富与物质的追求,而是开始重视根植于历史文化土壤的精神传承。通过央视的舞台,这些承载着乡愁和记忆的非遗珍宝不仅赢得了观众的热泪与欢笑,更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

  如同北海这片土地与海洋的深厚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现在与未来,让更多的人在这条文化之路上携手共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